《I WANT TO BE A KID AGAIN我想再次當個小孩 》
展覽日期:2025年3月12日至2025年5月5日
星期一至星期日,上午10:30至下午7時,週二休館
童年是最純粹的時光,天真無憂、想像無限。本次Contemporary by U的收藏展覽《我想再次當個小孩》以當代藝術語彙,重塑孩童的世界,透過七位藝術家的創作,帶領觀者回到最初的純真與夢想,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童年記憶。
童年記憶常以片段、色彩鮮明的影像存留在我們腦海中,這種視覺經驗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感知與詮釋。艾德加.普連斯(Edgar Plans)透過其經典的「動物英雄」系列,這些角色雖然看似天真無邪,卻時常帶有強烈的情感與深刻的社會關懷,例如環保、性別平等、勇氣與夢想等主題。普連斯的作品也展現孩童的無畏與活力,鼓勵我們擁抱內心的勇敢與純真;Jerkface則利用重複排列的卡通形象,營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視覺體驗,探討我們與流行文化之間的關係。
「童年不應該結束,我們要像那些想與眾不同的孩子一樣繼續夢想。」- 艾德加.普連斯
展覽展出了村上隆(Takashi Murakami)的雕塑作品和其最為著名的花球系列(Flower series)。他的超扁平(Superflat)概念,不僅是指畫面上的二維視覺效果,也象徵著高低文化(Fine Art 與流行文化)之間的界線被消除。他的作品從日本傳統浮世繪、美國波普藝術(如 Andy Warhol)、動漫、御宅文化(Otaku)等汲取靈感,創造出既可愛又充滿批判性的藝術風格。結合日本動漫文化與傳統美學,透過鮮明的色彩與人物形象,帶來充滿童趣與幽默的藝術視角。
除此之外,展間展出了村上隆的作品,也展出了日本當代藝術最具代表的藝術家奈良美智(Yoshitomo Nara)的原作,他的作品融合了純真與叛逆,透過簡潔卻富有情感的畫面,探索孤獨、戰爭、反叛、宗教等等主題——簡單筆觸描繪孩童內心的倔強與柔軟,提醒我們童年不僅僅是歡樂,也包含成長的掙扎與探索。
「我畫的小孩們都是自畫像,但大家卻以為我是個對小孩有興趣的人······事實上,我真正有興趣的是我自身的兒童時代。」 - 奈良美智
永島千裕的繪畫充滿夢幻氛圍,透過動植物與人物的交錯,呈現孩童視角的奇幻世界;可樂王則以街頭藝術語彙,詮釋卡通與塗鴉文化的交融,喚起我們對童年偶像的懷念。
除了畫作的部分以外,這次展覽也融入了六件齊藤智史的木雕原作。以木頭為媒介,並用日本畫使用的顏料和炙燻技法對其進行著色,透過細膩的雕刻與色彩運用,創造出既具象又抽象的形體,如同孩童在玩具與現實間穿梭的想像世界。齊藤智史相信,每一棵樹中皆孕育著一位精靈,他透過雕刻將這些精靈的形態具象化,這正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。同時,他的作品亦關注人類記憶的模糊性與懷舊情懷,在時光流轉中喚起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。近年來,他的作品於亞洲迅速崛起,並曾於韓國與台灣展出,深受藏家青睞。
《我想再次當個小孩》是一場藝術視覺與內心轉變的展覽,邀請觀者透過藝術回溯自己的童年經驗,找回那份純粹的快樂與無拘無束的想像力。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,我們是否還能保持那份童心?是否還能以最簡單的方式感受快樂?
藉由展覽提醒著我們,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,而藝術,正是我們與童年對話的最佳方式。
展出藝術家介紹
奈良美智 Yoshitomo Nara (b. 1959)
奈良美智為日本當代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,以具標誌性的小孩肖像元素在超扁平藝術家中脫穎而出,他的作品經常大眼睛、圓臉與冷漠或頑皮表情的孩童形象為主題,看似純真,卻透露出一絲孤獨、叛逆與內心世界的情感張力。他的創作深受其童年經驗與日本動漫文化影響,他曾表示,自己的繪畫並非單純描繪兒童,而是內心深處的自我寫照。他的作品既展現了孩童的天真無邪,也流露出成人世界的孤寂與思考,這種細膩的情感交織,使觀者產生深刻的共鳴。他的作品風格簡潔,卻能以強烈的視覺語言表達深層的內在情感,讓人不禁反思自身的童年記憶與成長歷程。
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(b. 1962)
村上隆是日本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,以其獨特的「超扁平」(Superflat)風格聞名。他的作品融合了日本傳統藝術、動漫文化與西方當代藝術,並以鮮豔色彩與高度商業化的符號語彙,探索消費文化與藝術界線的模糊地帶。他的創作深受日本「御宅文化(Otaku)」影響,他筆下的微笑雛菊(Smiling Flowers)、多眼怪(Mr. DOB)以及超現實角色,皆以看似童趣卻暗藏深層寓意的形象,展現了當代社會的矛盾與無限想像。
艾德加.普連斯 Edgar Plans (b.1977)
艾德加.普連斯1977年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,15歲時向藝術家何塞.瑪麗亞.拉莫斯(José María Ramos) 學習,領悟如何透過色彩的調配,抒發對自由的渴望;構圖的配置,表達內心的想法,他曾說:「畫布在藝術家眼中永遠不會是空白,這是他的思想的鏡子」。風格充滿童趣、想象力和活力,身著超級英雄的幼童為主角的「動物英雄」系列作品,更是贏得全世界粉絲的喜愛。
Jerkface (b. 1982)
Jerkface 1982出生於美國紐約,因其受流行文化影響的創作風格而廣受矚目,他常以層疊的圖案方式再現經典卡通角色,並覆蓋整個畫面。Jerkface在藝術訓練源自紐約的街頭藝術圈,這一背景對他作品的形態與色彩運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特別是在扁平化造型和鮮豔色彩的運用上,他的扁平化造型與鮮豔的色彩運用亦反映了這種影響,更是體現出他與角色所建立起的聯繫與基礎,並依賴著直覺進行創作。藝術家曾表示,他只想創作充滿正能量的作品,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有足夠的負面情緒了。
齊藤智史 Satoshi Saitoh (b.1982)
齊藤智史1982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,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雕塑系。自幼成長於園藝家庭,使其與樹木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,並以樟木為主要創作材料,結合日本畫常用的顏料與灰進行雕塑創作。他的作品涵蓋安穩沉靜的偶像雕塑與抽象立體作品,透過刻畫地域文化、生物活動、社會情感與思想,呈現人類記憶的曖昧與懷舊情懷。
永島千裕 Chihiro Nagashima (b.1983)
永島千裕1983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,並於2006年畢業於京都嵯峨藝術大學油畫學系。以鮮明的壓克力顏料細緻呈現,其畫面結合了圖騰與漫畫風格,宛如社交媒體上不斷湧現的信息碎片,也象徵著萬千神靈的精神。這些意象超越了宗教、文化、種族與性別的界限,彷彿是一幅對瞬息萬變世界的俯瞰圖。畫面細膩溫暖,展現出孩童視角的奇幻世界,讓觀者彷彿進入一場美好的夢境。她擅長運用明亮的色調,使畫面呈現出一種輕盈而靜謐的氛圍,彷彿時間停滯在最美好的童年時刻。
可樂王 Cola King (b.1971)
可樂王1971年出生於台灣基隆,擅長街頭藝術與潮流文化的當代藝術家,他的創作不僅是對90年代圖文風潮的延續與顛覆,更是一種前衛與次文化交融的藝術實踐。他巧妙地運用台灣本土元素,以鮮明且溫暖的視覺語言與觀者建立情感連結。在他的作品中,可愛的形象包裹著憂傷,童趣的畫面隱藏著孤獨,而這種獨特的藝術語彙,不僅試圖療癒這個日益崩壞的世界,也為當代藝術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新氣象。
關於 Contemporary by U
致力於當代藝術的「Contemporary by U」自2019年起匯集了來自歐美、日韓等藝術家的創作能量,推出了一系列精彩展覽,為人們帶來主流美學以外的生活想像。藝廊的名字「 U 」有著深遠的意義,它代表了藝廊負責人名字中的一個字,也象徵了我們獨特的U型空間設計;更重要的是, 這是一間為「你(YOU)」而存在的藝廊。過去的藝廊如同白盒子,人們與藝術品之間存在著距離。我們希望打破這界限,讓藝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